当前位置:首页 > 问答 > 正文

主板选购指南:天梯图免费下载,快速找到你的理想型号

主板选购指南:天梯图免费下载,快速找到你的理想型号

买电脑,CPU和显卡大家都关心,但主板这个“地基”选不好,再好的配件也发挥不出威力,别被那些复杂的参数吓到,这篇指南就用大白话帮你理清思路。

第一步:先定平台,Intel 还是 AMD?

这是你首先要做的决定,因为它决定了你选哪种CPU,进而决定用哪种主板,它们俩的接口不一样,主板不通用。

  • Intel平台: 目前主流是 LGA 1700 接口(对应12代到14代酷睿)和最新的 LGA 1851 接口(对应酷睿Ultra系列),你需要根据你选的CPU来匹配对应的主板插槽。
  • AMD平台: 目前主流是 AM5 接口(对应锐龙7000及以后系列),AMD的好处是通常一个接口会用好几代,未来升级CPU可能不用换主板。

第二步:看懂主板“等级”,别花冤枉钱

主板就像房子的户型,有豪华大平层,也有经济适用房,主要看芯片组,它决定了主板的大部分功能,这里有一个简单的“天梯”排名:

  • Intel平台(从高到低):

    • Z系列(如 Z790): 功能最全,支持CPU超频、内存超频,接口也多,适合游戏发烧友和喜欢折腾的用户。
    • B系列(如 B760): 性价比之王,大部分用户的首选,不支持CPU超频,但一般支持内存超频,该有的接口也基本够用。
    • H系列(如 H710): 入门级,价格最便宜,功能最基础,扩展性弱,适合预算极其有限、什么都不超频的办公家用机。
  • AMD平台(从高到低):

    • X系列(如 X670E): 旗舰级,扩展性最强,接口最丰富,适合高端玩家。
    • B系列(如 B650): 和Intel的B系列一样,是甜点级选择,大部分用户选这个就够了,该有的功能都有,价格合理。
    • A系列(如 A620): 入门级,功能简化,适合入门级配置。

简单说:不超频CPU,选B系列主板;要超频或者需要极多硬盘接口,再考虑Z或X系列。

第三步:看主板尺寸,机箱装得下吗?

  • ATX(标准大板): 尺寸最大,扩展插槽多,适合中塔及以上机箱。
  • M-ATX(紧凑型板): 最常见,尺寸适中,性价比高,适合大部分机箱。
  • ITX(迷你板): 尺寸最小,适合小巧的ITX机箱,但价格较贵,扩展性差。

第四步:检查这些关键细节

  1. 供电规格: 这个很重要,决定了能不能喂饱你的CPU,如果你用的是i7、i9或者R7、R9这种高端CPU,一定要选供电好的主板,否则性能会打折,简单看就是主板上CPU插槽旁边那一排黑色的方块(电感)和电容,数量越多、质量越好通常供电越强。
  2. 内存插槽: 现在主流是DDR5,但DDR4也还有很多便宜选择,注意主板支持的是DDR4还是DDR5,两者不能混用,插槽数量一般是2个或4个。
  3. M.2硬盘接口: 现在固态硬盘都是M.2接口了,看看主板上有几个M.2接口,以及是否带散热马甲(金属片),这能帮助硬盘降温,保证速度。
  4. 后置IO接口: 看看USB接口的数量和类型(比如USB-C口),网线口是千兆还是2.5G,Wi-Fi是第几代等,按需选择。

如何快速找到你的理想型号?使用“主板天梯图”

天梯图就像一张排名榜,把不同品牌和型号的主板按照综合性能、供电能力等排了个序,一目了然。

  • 使用方法:

    1. 确定你的CPU型号和预算。
    2. 打开天梯图,找到对应平台(Intel/AMD)和芯片组(如B760)的区域。
    3. 在同等价位和级别中,排名越靠上的主板,通常用料和口碑越好。
  • 免费下载/查看来源(用文字标注):

    • 可以去“超能网”这个网站,搜索“主板天梯图”,他们有一个非常直观的在线交互式天梯图,可以筛选平台和芯片组。
    • 在“芯片吧”或“图拉丁吧”等电脑DIY爱好者聚集的贴吧里,经常有热心网友分享最新版的主板天梯图图片。
    • 在B站搜索“主板选购 天梯图”,很多UP主在视频简介里会提供最新天梯图的网盘下载链接。

最后总结一下选购流程:

先定CPU(Intel/AMD) → 根据CPU和需求选芯片组等级(B系列最划算) → 根据机箱选尺寸(M-ATX最通用) → 用天梯图比较同级别型号 → 最后核对供电、接口等细节。

主板是整台电脑的骨架,它不直接提升性能,但一个好骨架能让其他部件稳定发挥,用起来更省心,希望这份指南能帮你快速找到心仪的主板!

主板选购指南:天梯图免费下载,快速找到你的理想型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