旁白吐槽、技能连招、科幻冒险—艾希手游》能否满足你对动作游戏的所有幻想?
- 游戏攻略
- 2025-11-05 03:04:45
- 7
基于玩家社群讨论与游戏实际体验整理)
当旁白开始“搞心态”:一场打破第四面墙的元叙事狂欢
“向右走,那里有出口。”——当你乖乖照做时,旁白慢悠悠补刀:“看来你真的很听话。”这是《艾希》给许多玩家的初见面礼,游戏中那个絮絮叨叨的旁白并非单纯指引,而是会嘲讽你的操作、隐瞒真相、甚至故意误导你跳坑,当你反复死亡,他会叹气:“要不我们休息一下?”;当你无视任务目标,他会气急败坏:“你非要跟我对着干是吗?”(来源:玩家社区“TapTap”热门评测)
这种设计让游戏超越了“打怪闯关”的框架,变成玩家与叙事者之间的心理博弈,有玩家在论坛分享道:“我原本只想爽快砍杀,结果被旁白带偏,开始和他斗嘴,仿佛他才是最终BOSS。”(来源:贴吧“艾希手游吧”精华帖)这种互动模糊了游戏与现实的界限,当你发现旁白也在“作弊”调整难度时,更像是一场沉浸式互动剧场。

行云流水的战斗:像弹钢琴一样搓招
尽管旁白抢戏,但《艾卿》的核心战斗系统并未妥协,角色动作干净利落,闪避触发“瞬闪”后画面瞬间凝滞,接着爆发出华丽反击,玩家“雪落孤城”在视频攻略中演示:普通攻击衔接挑空→空中连击→下落重劈→瞬闪取消硬直→继续连招,整个过程如交响乐般流畅(来源:B站UP主实战解析视频)。
更难得的是,游戏鼓励创造性连招而非套路化操作,同样的敌人,有人靠频繁闪避磨血,有人用护盾反弹硬刚,还有玩家研究出“浮空无限连”的黑科技,装备系统则像调味料——增加伤害的“重碾”、扩大攻击范围的“折射”,不同搭配能打出完全不同的战斗节奏,避免了后期玩法疲劳。

科幻外壳下的哲学冒险:你在反抗谁?
游戏背景设定在末世科幻世界,但真正让人回味的是它对“自由意志”的探讨,旁白不断强调“这是你的使命”,而玩家可以选择顺从或反抗,当你不按剧本走,游戏会崩坏出代码错误界面;当你坚持寻找真相,会发现记忆碎片中隐藏着细思极恐的设定(来源:知乎专栏《艾希叙事结构分析》)。
有玩家在Steam长评中写道:“我原以为是个砍杀游戏,最后却在思考:如果人生也有个旁白指挥我,我会听话吗?”这种层层剥茧的叙事,让通关后的玩家自发整理剧情解析帖,争论“旁白到底是敌是友”“艾希是否真实存在”,形成独特的二次创作生态。

移动端的优化与妥协:搓玻璃也能有操作感?
移植到手机端后,游戏针对触屏优化了虚拟按键布局,支持外接手柄,但部分玩家反馈,高速战斗时触屏操作仍可能误触,尤其是需要精准瞬闪的Boss战(来源:豆瓣游戏小组讨论帖),自动连招功能降低了新手门槛,而“剧情模式”则让更看重故事的玩家能轻松推进。
值得一提的是,手游版保留了所有彩蛋:比如连续攻击存档点会触发旁白崩溃,对着虚空跳跃可能发现隐藏房间,这些设计让移动端玩家同样能体验原作的恶趣味。
它可能不完美,但足够独特
《艾希》或许无法满足所有动作游戏幻想——它没有开放世界或装备刷宝元素,剧情长度也有限,但它用“旁白吐槽”重塑了叙事可能性,用“技能连招”保证了操作深度,再用“科幻冒险”包裹哲学思考,正如某游戏媒体总结的:“如果你厌倦了千篇一律的砍杀,想要一场脑洞大开的meta冒险,艾希会是那道惊艳的甜点。”(来源:游民星空评测总结)
本文由魏周于2025-11-05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,如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。
本文链接:http://jiangsu.xlisi.cn/glgl/71682.html
